当前位置:最新资讯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20年养老开支将需近290万元 80后养老早规划

发布者:admin | 发布时间: 2016-05-05 09:04:09 | 点击量:5865

摘要:“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汪峰的一曲《春天里》唱出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无比眷恋,但在高亢的歌声背后,“老无所依”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隐忧。 ...

在社会养老保障不足、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生活质量如何保障,已经成了每个人当前就必须直面的问题。即便对于年轻人来说,退休、养老也早已不再只是几十年后的遥远规划。

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先来看3个数字。

45%:据统计,我国养老金的替代率目标约为45%。也就是说,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企业员工,退休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基本仅为工作时收入的45%。

16.61万: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退休生活调研数据显示,每年平均需有约16.61万元的家庭退休收入才能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

35岁:按照理财师的要求和计算,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最晚35岁就要开始执行自己的退休计划。

对照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未来若仅仅依靠国家社保统筹,只能获得最为基础的保障。而最早的一批80后,已经迈过35岁“大关”。如果想要实现较高质量的“理想式退休”,就需及早未雨绸缪,尽快从投资、保险、消费等各个领域开始科学规划,备战“养老”。

80后的“退休危机”

根据人社部公布延迟退休时间表,该方案最早或在2022年开始实施。根据目前可参考的信息,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小于等于55岁的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年及以后出生的男性)都很有可能受到延退新政的影响。

从现实养老情况分析,对于60后而言,大多数60后人群当前收入水平正处于家庭理财最高的一个阶段,且绝大多数人的父母育有多个子女,自己的子女也已经独立,赡养义务较轻,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为自己的养老金进行规划。虽然部分60后的退休时间会被推迟,但由于方案将采取渐进式推进,因此多数60后延迟的时间普遍不会太长,受到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对于70后来说,延迟退休的影响要大于60后。目前,许多70后家庭都处于成长期。这一时期的家庭,一方面收入已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支出主要体现在子女的教育负担方面。但好在这个阶段收入较为丰沛,且多数70后家庭已拥有自己的住房,家庭资产及养老本金相对有了不错的积累。

再推及受延退政策影响最大的80后,多数80后目前正处于成家立业以及子女的出生阶段的家庭形成期,支出会比单身时快速增加。此外,80后多为独生子女,处于“421”家庭的“夹心层”,且父母多为50后,赡养压力较大,且家庭财富普遍低于90后。再加之房价高企,二胎政策可能加大的育儿成本,以及老龄化日趋严重,通胀蚕食资产,股市波动加剧等问题,80后的养老经济压力可能比60后、70后更大。因此,80后所需要准备的养老资金应当更多,其“退休危机”已不容小觑。

理想养老需要多少钱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在博客上描述说,在一线城市,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是5万元,如果CPI的涨幅维持在3%的水平,那么20年后需要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一年就需要9万元。假如你现在距离退休还有20年,而你退休之后还要再活20年,那么你在退休之后就需要242万元的养老金。

而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的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现在拥有255万元才相当于30年前的“万元户”。根据钟教授提出的观点,“一个将在2027年之后退休的人,需要300万至500万元才够养老。类似京沪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那么,安心养老究竟需要准备多少钱?一般来说,退休后的生活开支相比工作时会有一定量的减少,但是相对的医疗、旅游等开支也会增加,因此退休后的开支大约会是退休前的70%-80%。以生活在一线城市的1985年生人为例,若个人当前每月保持较为舒适的开支为4000元,预计退休后保持同等生活水准的开支约可推算为3000元左右。如果CPI的涨幅维持在3%的水平,按最晚延迟至65岁退休、预期寿命至85岁计算,在退休第一年,每月维持现在3000元的生活水平便需准备8441元,即第一年的开支是8441元×12个月=10.13万元,第二年的开支则为10.13万元×(1+3%)=10.43万元,以后每年递增。按如此推算,20年的养老开支将需要近290万元。

当然,养老金储备的计算没有死标准。安心养老需要多少钱,一方面取决于个人选择的养老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无法预计、选择的意外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理财绩效有三个因素:本金、时间、投资回报率。对于80后来说,延迟退休意味着准备养老金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变长了,因此“投入多不如投入早”,在相同的本金和投资回报率的基础上,时间越长,复利惊人的“时间魔力”会让收益大幅放大,尽早规划往往事半功倍。

多快好省科学“备战”

养老规划宜早不宜迟,推及具体的行动,80后们又该如何“备战”呢?

在逐步筹措养老资金,保证较高退休质量的这个问题上,较为科学的“备战”思路一般有三种:其一是在退休前就筹足一大笔可供退休后宽裕生活所需的资金;其二是在退休后的每个月或是每年,都可稳定获得一笔足额的现金流,保障退休所需;另一种则是将上述两种思路进行结合规划。

更具体地说,如果想要在退休前尽可能多地储备退休后二三十年富足生活所需的各种费用,就需我们在工作期间尽快开始行动,善用金融投资工具,在合理的范围内规划出适当的资金用于投资增值。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不妨以稳为主,选择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国债、货币基金等安全性较高的投资产品。

除了金融投资,购买一定量的商业保险以加强保障、转嫁风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首先,在延迟退休及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年轻人的工作时间长了,休息的时间短了,身体出问题的几率高了,如果配备了意外及重疾保障、购买了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就能提前控制和转嫁潜在风险较大的财务打击。其次,商业养老保险金的最大特点是能按期稳妥领取,如果在基本保障达标的情况下,有余力配置一定的养老年金保险、万能险,通过青壮年时期每年缴付一定的保险费用,待到退休后每月领取一笔养老金,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社保基金的养老“缺口”。如果选择的是终身保险,那么还能“活得越久、领得越多”,有效抵御长寿风险。

此外,科学“备战”还离不开聪明消费。要知道,延迟退休使得积累养老金的时间长了,复利效应更明显。因此,在准备养老金的同时,也可以将旅游等部分退休后的消费适当转移到退休前,在找到“储支平衡”的前提下,劳逸结合,用更经济实惠的消费方式享受生活。

说到底,80后实现“理想式退休”的根本的原则还是以前瞻性的眼光尽快明确目标,做好规划,严格执行,通过长期坚持不断累积准备,稳步为自己“预约”一个美好安乐的晚年。

80后养老综述篇:养老规划要趁早

80后想要事半功倍战胜通胀、安心养老,首先要了解复利的秘密。

9E容量的硬盘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王宫,说自己下国际象棋如何了得。国王也是个棋迷,就想看看他有何能耐。经过一番激战,年轻人还真赢了国王!国王也是输得心服口服,就想赏点东西给他。年轻人想了想说,请国王在我们下棋的棋盘上放点麦子给我带回去。第一个格子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放前面一格两倍的麦子,直到把棋盘摆满就行了。国王一想,就这么小个棋盘,能放多少麦子呢?于是就答应了。但放着放着国王发现不对劲了,他意识到就算把国库里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远不够赏他的……

国际象棋的棋盘共有64个格子,照这个年轻人的要求,在最后一个格子里,要放入2的63次方粒麦子,也就是9百多万兆粒麦子。用IT业的说法,这个硬盘是上E的呢!(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复利。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世界第八大奇迹。”

银行和保险公司最懂复利的价值,所以你去银行存款的利息一般是单利。比如你存10000元2年期,年利率5%,本金第二年变成10500元,第三年就变成了11000元。但你问银行借钱的话,他们可是按照复利、也就是利滚利来算的。

假如你贷款100万元,最后你还给银行的本利和很可能要200万元。如果是二套房贷按1.2倍基准利率算,那就得260万元。所以不要以为银行赚到的存贷差就是存款1年3%,贷款1年6%,他们赚3%。错啦!你没有把“单利收储、复利放贷”的因素考虑进去,银行实际赚到的比表面上的数字多得多。

保险公司更聪明。比如保险公司会向你推销一款保险,说你现在30岁时缴10万元保费,如果今后发生不幸,我们会给你赔50万元、100万元。如果你完好无损活到60岁退休,恭喜,我们到时还你20万元!你一想这多划算啊!可如果按复利算的话,假如你的长期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0%,你没把这10万元拿去买保险,而是自己投资,也按每年10%计算,1年后就变成11万元,5年后是16万元,10年后是26万元,等你30年后退休时,这10万元居然变成了174万元!

174万元和20万元有着天壤之别,哪怕你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纯保障性保险,同样也是自己投资的回报率更高。

假如你足够长寿,还能继续投资。40年后10万元会变成453万元,50年后会变成1174万元!

人生就像滚雪球

传说中的股神巴菲特讲过一句关于复利的至理名言。他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山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只要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粘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一定会变得很大很大。还有一句更精炼的话叫“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这个比喻里,“雪”指的是你的投资,“湿度”就是你的投资收益,“斜坡”就是你坚持投资的时间。斜坡越长,时间越长,复利效应就越明显。巴菲特一辈子没写过自传,唯一一本他本人授权的官方传记,名字就叫《滚雪球》。

上一篇:习近平: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下一篇:多岗位招聘,速来!